答辩旁听总结
答辩旁听总结
- 旁听了h、k、s、l、l共五位同学的答辩,记录了一些评委看重的点
- 结合这次和上次都给过别人做过答辩素材,记录了其中一些通用思路
对上述2点进行一些梳理。
以下会直接结合当前的UI卡顿优化的工作来描述思路,同时也是对当前进度的继续升华、查漏补缺。
一、内容背景
方案、项目、系统的背景,为什么要优化?
简单精炼介绍
UI卡顿:用户体验卡顿反馈数量高
二、核心问题
当前方案、系统核心问题是什么?
优化前的数据、图对比,后面惩戒优化后的对比
UI卡顿:
- 无法量化卡顿(卡顿原理、卡顿表象(主线程得不到调度、主线程耗时)、定义卡顿、引入流畅度)
- 无法快速定位卡顿(浩棉ppt:现有流程问题,举例开发者如何慢速定位;没有监控,引入监控)
三、实现方案
具体落地工作:方案对比、细节、遇到问题、解决办法等等
1、量化卡顿
- FPS方案对比
- 业界方案对比
- 定义流畅度
2、方案对比
- 通用方案描述
- 比较对象:美团、空间、APM、微信、BlockCanary
- 比较维度:功能性(特别注意是方法hook:BlockCanaryEx、自己的KM文章)、稳定性对比、扩展性对比、接入成本(组件化、配套)、是否有量化卡顿
3、方案设计
- 架构图(美团Hertz架构图)
4、方案细节
- 流程图
5、遇到问题
- ANR问题解决
- 堆栈收集更准
- 收集资源消耗
- Printer覆盖
6、相关工具
- 帧率监控图
- AS lint插件
- 日志分析脚本
四、价值闭环
取得线上数据、收益,以及闭环、方法论的沉淀
1、落地成果
- 反馈量
- 流畅度评分
- 发现多少问题
2、闭环总结
- 方法论(共性问题解决成爷ppt)
- 组件落地
- 方案、优化分享
- AS插件
- 专利输出
3、附录:
- CH相关源码流程
- 外网监控(平均流畅度落地情况跟进):为什么没有、如果上需要解决什么问题(性能、海量数据)
- 具体优化手段(diffutils)
- 各种阈值设定(流畅度、收集阈值等等):肉眼、人体科学数据
- ANR流程源码类比
- 推广到其他线程监控(二次抽象)
- 卡与“慢”的区别
五、其他
技术影响力
- 分享(组内、km文章、讲师)
- 部门沟通(组件形式接入)
近半年工作
- 视频二次缓冲
其他技术积累
六、回答
- 认可,解释,后续完善
- 认可,解释,引出下个主题(套回主题)